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凰木

鳳凰木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植物生態:鳳凰木為落葉性的高大喬木,樹冠呈傘狀,枝伸展或下垂,幹粗壯,基部常形成板根,樹皮粗糙,灰褐色。葉為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10-20對,各羽片有小葉20-40對,小葉頂端鈍,基部歪斜。花為頂生或腋生之總狀花序,萼五深裂;花大而多,朱紅色或大紅色,上有黃及白色斑點,盛開時全樹通紅,狀如烈焰。莢果因木質化而堅硬,呈深褐色,長30-50公分,形如彎刀,內具多粒種子。花期為5-8月,果期為9-2月。;文獻集解:台灣原不產鳳凰木,所以在早年的志書上前無相關的記載。由邱年永、張光雄先生共著的《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3》一書中,記載著「台灣最初於1897年馬達加斯島人寄贈。今全境各地普遍為庭園、行道樹栽培。」由此可見鳳凰木引進至今不過百年左右。                  雖然引進的時間並不長,但它繁殖和生長的速度卻很快,並且普遍地進駐大部分的校園,使它成為台灣學子非常重要的共同記憶,各級學校每年夏天鳳凰花開之際,正是畢業驪歌響起之時,怒放的豔紅鳳凰花也因校園中的離情依依,而沾染了絲絲離愁。在植物分類上,鳳凰木屬於蘇木科,因許多蘇木科植物都含有色素,所以雖然以往的文獻中並不曾見到鳳凰木用以染色的記載,但我們還是將它列為試驗的對象,結果以枝葉與幹材的染色,就呈現出不太一樣的色調。;採集季節:五月;染材用量:500%;染色布樣:棉布;染媒:無媒染;日曬堅牢度:3;水洗堅牢度:3;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作品語文
中文
全集/系列名
編織藝術數位學習中心
相關地點
台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