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態:相思樹原產地為台灣及菲律賓北部,為常綠大喬木,一般高約10至15公尺,最高可達20多公尺,樹皮灰褐色,幼時平滑,愈老愈粗糙,皮內呈粉紅色,外皮為縱向細縫裂紋,幼樹才可見真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及長,真葉消失,代之者為假複葉,假葉互生,呈鐮刀形,長8至10公分,全緣,革質,光滑。春至夏季間開花,花腋生,金黃色,萼鐘形,花瓣4枚,雄蕊多數,伸出花外。莢果扁平而,內藏5-8粒種子,熟後呈黑褐色。;文獻集解:相思樹又名TaiwanAcacia,為台灣重要的原生植物,也是台灣的代表性植物之一,近幾年,我們陸續有一些機會在國內推展植物染色,不論參與的對象是中小學教師,還是民間婦女團體,或是一般社會大眾,他們都對植物染色產生莫大的興趣,每次我們推介身旁到處可見的相思樹時,大家的眼睛都會為之一亮,有的會半信半疑的說:「它真很好嗎?」有的像他鄉遇故人般興奮的說:「這我很熟呀!我家後面到處都是。……」但是國人懂得拿它當染料的人,想必不會比日本人來的多。連雅堂撰之<台灣通史.卷二十八虞衡志>中對相思樹之記載為「相思樹,葉如楊,木堅,花黃,結實若紅豆,左思吳都賦載之,台灣最多,近山皆種之,用以燒炭。」當時並無用以染色之說明。然而,日本植物染色專家山崎青樹在他的<續.草木染染料植物圖鑑>一書裡,有引自日本<染料植物譜>書中的一段,用以說明台灣過去使用相思樹染色的情況,--「樹皮含單寧,恆春及台北廳淡水地方的漁民以此染衣服。在(時局和森林)中記載著台中地方以相思樹皮染魚網。財團法人台灣發明協會用相思樹心材可以製造染料,所以在大正8年12月2日得到第35,439號專利,此外,還有33,821號及第36,159號為其他植物染料與相思樹共同混合得到染料的專利。」同書另一段記載「在台灣,樹皮與幹材皆用以染色,枝葉也可充分利用,採集季節的不同會有色彩差異,七月至次年三月間染色較好。」另外,中興大學出版的<台灣樹木誌>中也有「樹皮含鞣酸。樹皮治跌打傷。嫩枝葉有行血、散瘀之效。治跌打新傷,跌打吐血,毒蛇咬傷。」等記載。;採集季節:八月;染材用量:500%;染色布樣:蠶絲;染媒:無媒染;日曬堅牢度:4;水洗堅牢度: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