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仁保齡球館

天仁保齡球館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據說在一個7200年前的埃及古墓發現9個石瓶和1個石球,而被認為這就是保齡球的起源。後來這種9瓶的保齡球遊戲就在歐洲流行起來,16世紀傳入美國,演變成現在的10瓶式運動。有人認為,早在保齡球傳入台灣前,中國也已有保齡球的雛型,如擊壤、打拳、打滾球等,宋朝稱『拋得』、明朝叫『打瓦』。圖為民國62年11月成立的台南天仁兒童樂園之天仁保齡球館。高雄市的保齡球運動在50年代初就開始,當時有兩家,一家在六合路皇后舞廳的2樓;另一在大同路和南台路口,由陳茂蘭先生開的遠東保齡球館。當時擺放瓶子是採用人工,由另一位小姐擔任記分。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王雙福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50年代
全集/系列名
臺灣常民生活老照片
相關地點
台南
地點名稱
雙福/大同路/大同路/天仁/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緯度
23.5405/22.9773/22.6505/23.7489/22.626761
經度
120.434/120.214/120.587/120.778/120.286873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