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代總督田健治郎(1919·10·29~1923·9·2)台灣首位文官總督,在就職會上自稱姓「田」,是中國姓氏,是漢裔歸化的日本人,藉此籠絡民心。他的統治方針是一視同仁的同化政策,例如︰台日婚姻准予保留原籍或夫籍,中等以上學校採取日台共學,無日語障礙之學童得入專收日本人子弟的小學校。設置總督府評議會,為總督府的諮詢機關,台籍入選的御用紳士有林熊徵、顏雲平、李延禧、簡阿牛、辜顯榮、林獻堂、許廷光、黃欣、藍高川等九位。邀請裕仁皇太子訪遊台灣(1923·4·16)。第九代總督內田嘉吉(1923·9·6~1924·9·1)辜顯榮組「公益會」反制文化協會、打擊議會設置請願活動。1924年3月1日,日本政府以違反治安警察法起訴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員蔣渭水等15人,台灣民族運動領袖多數入獄,是為「治警事件」。第十代總督伊澤多喜男(1924·9·1~1926·7·16)任期1年10個半月,其兄伊澤修二曾隨樺山總督抵台,任總督府學務部長,開創台灣的近代教育,因此,伊澤多喜男婉拒入閣而自行要求台灣總督之職。其任內有「台灣青果會社」成立,壟斷香蕉的對外銷售(1924);1925年10月,林本源製糖會社與蔗農因甘蔗收購價格不合理而引發衝突,是為「二林事件」。簡吉、趙港在鳳山成立全島統一的「農民組合」(1926·6·28)。東部鐵路全線開通。第十一代總督上山滿之進(1926·7·16~1928·6·16)任期兩年,任內大事有︰蔣渭水等人在台中組織「台灣民眾黨」(1927),在大稻埕組「台灣工友總聯盟」,共有29個團體加盟;台北帝國大學創立(1928)。並積極從事各地蕃族的調查研究,用「高砂族」代替「蕃族」稱謂;挽救台灣銀行的倒閉危機;謝雪紅、林木順在上海法租界成立「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也就是台灣共產黨(1928·4·15)。第十二代總督川村竹治(1928·6·16~1929·7·30)川村總督任期短暫,行政措施有︰桃園大圳開工;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動工;日月潭電力事業再建資金籌款順利,但因總督交接而停工;台灣革命青年團林文騰等11人以違反治安維持法被判刑(1928·12·4)。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