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算籌

算籌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件為農村復興委員會於民國41年,在基隆港所攝碼頭工人領取算籌的照片。

      碼頭工人陸上班和雜工班的工資是以「數量」或「重量」計算,但出入倉庫的貨物極多,很容易忽略工作的數量。所以倉庫管理員(俗稱庫丁)拿到嘜頭單時,便會事先與理貨員商議好,本次進出倉的貨物以算籌代表數量(或重量)為幾何,在碼工出入庫時,倉管員會給碼工一個算籌當作證明,待貨物理卸完畢,庫丁只要統計算籌,就能得知本次所搬運貨物的數量或重量。

      因為每次進出倉的資物不同,所以算籌代表的數量不是固定的,譬如進米時,一個算籌可能代表三包米;進麵粉,一個算籌可能代表五包麵粉。因為由庫丁統計,關係到碼工的薪資,所以碼工與庫丁之間產極密切的信賴關係,故均以庫丁的統計數量為準,不會爭執自己究竟搬運多少的情況出現。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算籌 / 撰寫者:葉玉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雞籠文史協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5569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雞籠文史協進會
撰寫者
葉玉雯
創作者
葉玉雯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中華民國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