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為「宇托嘉瑪藏俗婚禮」,拍攝時間為1969年4月12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2分8秒,音軌完整清晰。
本片拍攝1969年4月12日西藏反共領袖嘉瑪桑佩之女嘉瑪澤仁群珍與宇托都頓旺秋的婚禮,片中拍攝嘉瑪澤仁群珍在家中由母親梳妝打扮,並有活佛誦經,身著傳統藏服的嘉瑪女士在新郎的兩位好友以玫瑰相迎之下,滿飲米酒3杯前往新郎家。新人2人併坐於沙發上,以糌粑粉、酥油茶獻佛的儀式後,由父母、友人獻上哈達完成傳統儀式。當日下午在臺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的禮堂設席宴客,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郭寄嶠致詞,並有在臺藏人以藏語歌唱祝福。
本片拍攝宇托都頓旺秋與嘉瑪澤仁群珍兩人的婚禮,嘉瑪澤仁群珍之父嘉瑪桑佩(又稱甲馬倉.桑培)為出生於四川的藏人,1951年後中國共產黨逐步控管西藏地區,其中又以1950年代末的西藏土地改革運動引起最多藏人的反抗。受該改革運動影響重大的四川康區中,有許多康巴人起身反抗,並組織四水六崗衛教志願軍,嘉瑪桑佩為副司令,以武裝方式反抗中共政權。
1959年3月的拉薩暴動爆發時,嘉瑪桑佩正擔任西藏抗暴義軍副統帥,達賴喇嘛出走印度時,他也曾派兵掩護協助。後由於反抗軍的據點被中共突破,退守至印度邊界後,嘉瑪桑佩與妻子、3位女兒一同被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接至臺灣。1959年9月嘉瑪桑佩一家來臺後,嘉瑪桑佩曾以康藏抗暴義軍代表身分向總統報告抗暴過程。
本片中可以看見宇托都頓旺秋與嘉瑪澤仁群珍皆身著藏族傳統服飾,在儀制過程中親友送上的哈達不僅用在婚禮中,在與長輩見面、禮佛等場合皆用得到,是普遍的、禮貌性的禮品。哈達多為絲所製成,由長輩贈送予晚輩時多將哈達掛於晚輩脖子上,以示祝福,如同本片中所示。
在中共1959年進入藏區以來,不斷有藏人為避免受到壓迫而流亡海外,目前在臺藏人的數量並不明確,約在600人左右。而在1960年代起,為了吸引流亡藏人成為反共陣線,政府透過蒙藏委員會以及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到印度招募藏人來臺,透過優惠方案的招募,約有近1000名藏人被招募來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