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片為「新生戲院大火」,拍攝時間為1966年1月19日,放映時間不詳,片長共3分15秒,音軌完整清晰。
本影片為拍攝1966年1月19日發生於臺北西門町的新生戲院大火。據旁白講述,此為戰後臺灣以來市區最大的火災慘案,新生戲院、萬國舞廳和渝園餐廳全被燒盡。由於位在西門鬧區,吸引不少群眾圍觀。臺北市的消防車全部出動救災,但因水壓不足、設備老舊,水柱僅能噴灑至3、4樓,更高樓層無能為力。此棟建築高有6樓,火海不斷延燒,戲院廣告牌幾乎燒毀。下午在數百名的消防員參與救火工作下,漸有控制火勢,到6點大火終於撲滅。新生戲院在這場火災已被燒空,總計罹難人數有29位、25位輕重傷,財物損失約6000萬元。
1966年1月19日的農曆小除夕在臺北市發生嚴重大火。火災在下午1點50分發生,直到6點30分才全部熄滅。火災發生於有鑽石地帶之稱的西門鬧區,受災建築有新生戲院、萬國聯誼社大舞廳、渝園川菜餐廳和凱莉餐廳。除凱莉餐廳為半燬之外,其他皆全燬。起火當下風勢很大,因新生戲院一樓外面無窗,再有一層廣告牌,消防水難以灌入建築內,形成大火持續在內部燃燒,也難以從外部判斷火勢。此次火災出動支援的消防車多輛,調度了桃園、臺北縣(現新北市)、陽明山和基隆市的消防車和消防員處理這場大火。這部影片提到火災起因疑似電線走火,當時警方初步調查起火地點為萬國聯誼社。這場救火行動不幸造成消防員曾光榮死亡,曾光榮攀爬雲梯試圖從窗口救出萬國聯誼社職員唐進之,救援時不幸落地,曾光榮因此殉職,而唐進之也當場死亡。此次火災普遍被認為戰後臺灣首起最嚴重的市區火災,後續引起人們對於逃生路線以及電氣使用的重視,進一步地審視營業業者是否需要對於火災逃生一事需要負責。當時有被害家屬聯名向萬國舞廳和新生戲院提起告訴,認為新生戲院擅自將萬國舞廳的太平門以磚牆封閉,造成無門可逃的情況,而省府專案小組到現場勘查屬實。新生戲院災後重建而成的新聲戲院,於1988年、1993年二度失火焚毀,拆除閒置數年,2001年改建為地上12層,地下2層之「星摩市大樓」,並於2002年初揭幕,後由錢櫃KTV進駐,名為「錢櫃中華新館」,經營至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