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震維宮

震維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彰化市石牌里維新莊是一個以移民為主的村落,居民多數是因為1959年八七水災與1960年八一水災之後,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從今日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寮遷移過來。

儘管溪尾寮接近半數的人都遷移到維新莊,但他們依舊習慣回到原本的信仰中心溪尾寮「保安堂」祭祀「季府三千歲」,每年五月一日一定會前往保安堂祝壽。但畢竟路途不便,因此地方仕紳涂碧山、吳政和等人,在地方漸漸的發展起來以後,發起興建了一間廟宇,取名「震維宮」。他們原本要將保安堂中季府三千歲的三尊神像都請到震維宮,但留在溪尾寮的居民不接受,在經過執筊以後,獲得其中二千歲的首肯,將其金身請到了震維宮。

保安堂在二千歲被請走以後,始終覺得不妥,因此曾經想要將二千歲從震維宮請回來,但一直執不到筊,因此保安堂重新雕刻一尊二千歲奉祀,讓神龕維持三尊金身。而震維宮在初期,是以龍令取代大千歲與三千歲,後來經濟較豐之時,也另外雕塑了大千歲與三千歲的金身。

兩方廟宇至今仍維持良好的互動,在五月一日千歲生日的這一天,會分別舉辦慶祝活動,並派代表前往另一方祭拜。而五月一日,石牌社區也都會動起來,一起慶祝季府千歲的誕辰。

震維宮內除了奉祀季府三千歲外,也奉祀著芬園寶藏寺的媽祖、松柏嶺壽天宮的玄天上帝、以及觀音菩薩、土地公與太子爺。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震維宮 / 撰寫者:林宗德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75362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維新莊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日期
2022-12-17


類型名稱
踏查日期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開放博物館・參與,網址: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2af8a563c2deff23f46f58dca75b60d#theme-njswr8rhut (2022.12.16瀏覽)
撰寫者
林宗德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