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市石牌里維新莊

彰化市石牌里維新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彰化市石牌里維新莊

1959年8月7日至8月9日,臺灣中南部落起超大豪雨,好幾天的大雨也讓許多鄉鎮發生嚴重的水患,史稱八七水災,今日臺中市烏日區的溪尾寮地區也受到相當嚴重的災害。

溪尾寮位處於烏溪與貓羅溪之間,長年來經常造成水患,致使鄉民的生命財產受到相當大的威脅。八七水災發生後,村民開始陸續舉家越過貓羅溪遷到對岸,彰化市的石牌坑定居。

石牌坑在溪尾寮的居民移居過來以前,是一個以種植土鳳梨為主的山坡地。八七水災後,有四、五戶溪尾寮的居民遷入,而其他鄉親選擇就地重建。不料一年後,1960年又發生了嚴重的八一水災,溪尾寮受到更嚴重的災害,村莊幾乎四分五裂,溪尾寮已難以安居,因此陸續搬離此地,有的人搬到草屯,有的搬到彰化縣芬園鄉的新厝仔等,但大多數人是跟著過去的鄰居遷移到石牌坑,初期大約有66戶人家。

後來因為遷入的人越來越多,彰化市公所就將這個區域取名為維新莊。而維新莊的居民也在建設穩定後,起造了地方信仰中心「震維宮」,奉請原本在溪尾寮祭拜的「季府三王爺」到廟內,庇佑鄉民。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彰化市石牌里維新莊 / 撰寫者:林宗德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75362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石牌里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日期
2022-12-17


類型名稱
踏查時間


所在地-緯度
24.05759531314827
所在地-經度
120.616826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主要為口述訪談地方耆老,另參考「新彰化新聞」2016年12月26日採訪報導, 「見證台灣災難史 彰化維新莊打造路口意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g6_yknR7M
撰寫者
林宗德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