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聖井永安宮

國聖井永安宮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國聖井」位處舊大度橋南端,為日治時期「縱貫道」進入彰化地區的要衝。明鄭時期寓兵於農屯兵政策。鄭氏王朝鄭經率兵往中部剿番,並由劉國軒駐守半線地區,轄內已有「國聖井」記載。(即國姓井,「聖、姓」台語讀音相同)「國聖井永安宮」原位於舊大度橋南端附近,民國48年(1959)發生八七水災,舊廟沖毀,當地信眾於現廟址重建,並於民國76年(1987)擴建及購置廟庭165坪,後民國77年(1988)九月竣工落成安座,始有現永安宮規模。

「國聖井永安宮」建廟於清同治9年(1870),主祀玄天上帝,陪祀五府千歲(詹、何、李、雷、溫)、天上聖母、開臺國聖、太子元帥等。早年大甲媽祖進香通過舊大肚溪橋後第一站為永安宮,通常為清晨早餐時間,永安宮信眾會為進香客準備「潤餅」早餐。舊橋拆除後,大甲媽祖進香仍持續走舊香路,以永安宮為進入彰化第一個停駕處,而目前為止永安宮仍保持準備潤餅早餐之傳統。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國聖井永安宮 / 撰寫者:方怡中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75361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時間
清同治9年


類型名稱
清同治9年


所在地-緯度
24.103151
所在地-經度
120.572547
是否開放
撰寫者
方怡中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