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大度橋於大正10年(1921)7月興建,大正11年(1922)12月竣工,大正12年(1923)5月14日通車啟用。為日治時期台北至楓港的軍用道路「縱貫道」,橫跨台中彰化間烏溪的重要橋樑。
原址位於現鐵道鐵橋西方並與鐵橋幾近平行,北端為現台中市大肚區南榮路,南端為現彰化市國聖路。橋身長度將近600公尺,為當時台灣最長的公路橋樑。惟橋寬僅5.5公尺,故採單向通車。終戰後1946年擴建成7.5公尺橋寬。1959年八七水災,舊大度橋南端兩側堤防及旁邊鐵道鐵橋皆被沖毀,舊大度橋卻未受損。直至1969年鐵道東側之新大度橋完工通車,舊大度橋才功成身退拆除。
「舊大度橋南端號誌燈塔」為舊大度橋單向通車時期之通車號誌,目前僅遺留大度橋南端的號誌燈塔。高約4米,隱身於現彰化國聖路國道三號橋墩下鐵皮圍籬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