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共11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有關的相片,第10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

此物件是1995年乙亥科歸仁仁壽宮五朝王醮中幸山寺的十三太保陣的照片。出陣時十三太保陣前方由刑具爺搖動刑具引導太保,每位太保皆持令旗和腰劍。

民間相傳廣澤尊王有十三個兒子,稱為十三太保。臺灣僅有的兩團十三太保陣一團於東港鎮,另一就是小琉球的幸山寺。十三太保陣的每一位太保外觀都是差不多的,僅在神衣或令旗上以大太保、二太保字樣做區別。陣頭由約國小兒童所組成,不僅陣法獨特,拜廟時常有神明降駕,每當神明降臨小朋友便會眼神渙散,步伐更是輕盈有規律,跳出非常令人讚嘆的陣法與陣型。

仁壽宮號稱歸仁大廟,主祀保生大帝。相傳保生大帝神尊為300多年前,鄭成功部將吳鳩山為祈求海途順利,從福建省同安縣祈請保生大帝金身一尊,隨身奉祀,安抵臺灣。初安奉於吳宅,後因保生大帝非常靈驗,地方人士感念神蹟庇護,興建廟宇,經歷代增建,始有今日之規模。境內祭祀圈分成五角頭,涵蓋八里,共十三座角頭廟宇,戶民數萬,是歸仁地區信仰中心。


參考資料

1.黃彥昇,2020/04/29。發源自屏東的特有陣頭廣澤尊王十三太保,NOWnews今日新聞,https://www.nownews.com/news/5625263(瀏覽日期:2022/07/23)

2.沿革,仁壽宮,https://www.renshougong.org/Webs/Page/1(瀏覽日期:2022/07/23)

3.歸仁仁壽宮,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歸仁仁壽宮(瀏覽日期:2022/07/23)

4.黃文皇,2012。臺南新豐地區南關線王醮祭典之探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幸山寺十三太保陣 / 撰寫者:許智瑋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3403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許智瑋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