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南瀛藝陣誌_三五甲八家將完整演出-01刑具使者

跟1997南瀛藝陣誌_三五甲八家將完整演出-01刑具使者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三五甲八家將完整演出-01刑具使者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三五甲八家將完整演出-01刑具使者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1997南瀛藝陣誌_三五甲八家將完整演出-01刑具使者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1997南瀛藝陣誌_三五甲八家將完整演出-01刑具使者

此為佳里三五甲鎮山宮八家將的刑具使者,參加由海埔池王府所舉辦的八十五年蔴荳海埔社區宗教文化節—池王府演義時的開館照片。

八家將原為五福大帝出巡時的駕前部將,職司驅驚定神、捉拿邪煞,為瘟神信仰型態的一種,原為中國福州民間信仰,清代隨福州駐兵流傳來臺。臺南元和宮白龍庵每年六月舉行神明出巡與燒王船驅瘟逐疫活動,五靈公各部堂均有一團家將作為出巡時的侍衛、隨從,可說是臺灣八家將的元祖。各部團家將成員不一,少者4將,多者10將、13將,其中以范、謝、甘、柳四爺與春、夏、秋、冬四神為家將團主體,故俗稱為八家將。現在除五福大帝外,奉祀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的廟宇也多轄有家將團。在家將團隊伍的前面,會有一個擔八家將所使用之刑具的什役,雖不在家將成員之列,但全團的行止舞演,均以他的刑具聲響為號。

佳里三五甲鎮山宮為參予「西港香」的早期廟宇之一,其所奉祀之地藏王菩薩更在1953年香科中,為西港慶安宮代天巡狩敕封為「刀兵教主」,擁有先斬後奏之權,駕前護衛八家將亦被封為「先鋒官」,且八家將也在西港香為千歲爺擔任安撫孤魂、清屋淨宅、收驚解厄的任務。鎮山宮八家將成立於1916年,是隸屬於寺廟中又定期組訓的陣頭,不僅歷史悠久且傳承有脈絡可循,出陣操演動作依五行八卦原理編演,數十年未曾改變。家將臉譜、服飾及文物文獻保存完整,尤其大拜塔、排八卦等動作為其他家將團所少見,廟內還祀有八家將神像,並有彩繪圖,是臺灣地區難得一見的正統八家將。


參考資料

1.陳丁林,1997。《南瀛藝陣誌》,新營:南縣文化。(瀏覽日期:111/07/20)

2.〈八家將〉,國家文化資產網/傳統表演藝術,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traditionalPerformingart/20090501000003(瀏覽日期:111/07/20)

3.〈八家將〉,臺灣大百科全書,98年11月10日,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914(瀏覽日期:111/07/20)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邱怡靜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