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文宣,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文化部)主辦的「解嚴二十周年民主運動影像展」展覽摺頁文宣。展覽分二個場次,分別是2007年7月15日至7月27日在總統府3F大禮堂,及2007年8月8日至8月26日在高雄歷史博物館2樓。
解嚴二十周年民主運動影像展,以政治民權運動、社會民權運動兩大主題,來呈現解嚴二十年來,臺灣民眾運動的發展過程。展件以1986~2000年間所發生政治民權運動、社會民權運動影像為主。並特別邀請長期拍攝社會運動紀錄片的「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剪輯一支30分鐘解嚴前後的記錄片,讓觀賞展覽的觀眾回顧臺灣民主的歷程。
戒嚴令全名「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一號」,於1949年5月19日頒佈,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起在臺灣全境實施戒嚴,至1987年由時任總統蔣經國宣佈於7月15日解除該戒嚴令為止,共持續38年56天。戒嚴期間,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皆被限縮,即所謂黨禁、報禁、海禁、出國旅遊禁等,在此段時期言論自由受到普遍限制,這對臺灣民主發展及人權保障產生極大的窒礙。
參考資料
1.2007/7/18。解嚴二十週年》民主運動影像展,自由評論網,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2156(瀏覽日期:2022/11/12)
2.鄭淑芬,2007/7/16。民主運動影像 見證台灣民主發展,人間福報,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4733(瀏覽日期:2022/11/12)
3.臺灣省戒嚴令,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省戒嚴令(瀏覽日期:2022/11/1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