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籃城北邊的龍眼樹,位於現今南投縣埔里鎮籃城四巷與籃城路口附近,是一個籃城居民過去秘密的幽會地點,有東螺圳流經。自1852年東螺圳開鑿後(葉育倫,2011,頁50;邱正略,2017,頁136),籃城聚落居民除了灌溉會使用東螺圳的水外,平時的日常用水如洗衣、飲用水等都會取用水圳裡的水,因此可見水圳與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根據地方文史工作者吳宗澤所言,圳溝最原始的樣貌是用壘石壁的樣式,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鎮公所才將之更改為水泥溝壁。過去圳溝還是壘石壁的時候,龍眼樹下是一個東螺圳流經的自然小池塘,時常會有村民來到此處玩水、洗衣,同時也會有養牛的人家牽水牛到該處給水牛吃草、洗浴,因此小池塘兼具使用與休憩的功能。池邊的龍眼樹是長輩們口中的一顆情人樹,村中要約會的男女雙方,都會彼此約定某個時間一起到這棵樹下會面。吳宗澤認為可能是早期居民的人們要幽會的話,會選擇到每天生活都會使用的池塘邊,以免家長起疑。
如今的龍眼樹隨著水圳因為時代的變遷,不再有人來這個地方洗衣、取水,而失去作為情人樹標記的作用。原先的水塘也因為九二一震災後,圳溝從壘石壁改建為水泥溝壁的過程中被填平,但依舊留在原地的龍眼樹,卻還是可以與老人家們曾經的回憶連結,將年輕時曾經等待心儀對象的故事,繼續流傳下去。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訪問吳宗澤後,參考邱正略、葉育倫等著作資料撰寫編輯,訪談日期及照片拍攝時間為2021年8月9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