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大田社區附近的魚藤,拍攝於高雄市甲仙區大田里的大田社區。魚藤(lôo-tîn)為一種常綠蔓生植物,根部含有魚藤酮,可以用來迷昏甚至殺死魚類,是臺灣各原住民族常見漁獵相關民族植物。除了一般直接放在河流裡使用外,早期大田社區的居民也會配合人工土堆使用魚藤,以增加魚藤毒液藥效。
大田社區耆老鍾瓊美( 1935 年生)說,魚藤的根部砍下後,用石頭搗爛,根部會流出白色且稍微黏稠的汁液,再用水混和汁液洗一洗,並倒進溪流中,魚、蝦接觸到含有魚藤的水會昏迷不動,此時就可以用漁網或是用手抓將漁獲放進鉛桶中。而該社區早期使用魚藤前,會在溪流水流量較小的區域,製作土堆擋起來,形成一漥靜止的小水漥,再將魚藤搗爛,放到小水窪處毒魚。
人們透過魚藤的毒性,使水中的魚蝦昏迷,再進行捕撈,可一次捕獲數量較多的漁獲。然而魚藤也因其微弱的毒性,導致能迷暈的魚隻體型不會太大。從魚藤的使用,可以一窺人們如何應用植物,結合於漁獵活動當中,然而後期大量的使用化學物質毒魚,也無形中產生生態破壞。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鍾瓊美後,參考教育部等著作資料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11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28 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