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仁愛公園一景。仁愛公園於清雍正年間為瀨南鹽場,日據初期此地為杉原產業豆餅工廠。1939年以後改為體育場,為高雄第1個體育場。光復後變更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26年為高雄市長王玉雲提出地下街計劃,結合公園與地下商場,欲重振鹽程區之繁榮,曾轟動一時,可惜因施工問題及經營管理不善,77年高雄市政府鑑定結構安全堪慮而公告「停止使用」處份。78年地下街大火,建築結構嚴重毀損,甚至「仁愛公園」也塌陷,市府下令封閉地下街。83年「文化愛河促進會」成立之初,呼籲回填地下街、廢鄰旁河西路,將仁愛公園延伸至愛河邊成親水公園。84年五月開始回填,87年正式落成啟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