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粄

紅粄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紅粄-喜氣代表,也是客家人下午茶點心之一,油煎過更好食


隨著客人增加,開始會問到攤上沒賣的品項,每次聽到她都會謹記在心回家試做,於是攤上陸續多了紅粄、艾粄與粢粑等美味的米食。問起春菊姐怎麼有辦法變出這麼多豐富的粄,她笑說:「就自己先做做看啊!不懂的就請教婆婆或老一輩的鄉親,而且試做也不見得每次都會成功,只要失敗了就是整桶拿去丟掉!做吃的如果自己都不喜歡,絕對不能拿給客人吃,這是我做這行的堅持」述說同時,春菊姐眼神不斷望向那讓她養家活口的攤子,笑笑地跟來往熟客打招呼。


而現代飲食習慣的改變,也讓她思考該如何調整才能讓年輕人的接受度更高些。發現年輕一輩喜歡吃辣,於是她的艾粄內餡除了傳統的蘿蔔絲、絞肉外,更加入辣椒一同拌炒,果然立馬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每到假日必被搶購一空。而考量現代人不喜歡吃太甜,於是她減少紅粄內餡的糖,降低甜度讓大家不怕負擔地吃下口。


或許就是這份不懈的毅力,都讓客人看在了眼裡,只要到市場就會想要嚐嚐春菊姊的粄食,甚至有其他鄉鎮的媽媽們,一買成主顧,連子女與孫女從小吃到大,長大到外地求學回鄉時指定要買春菊姊的粄食,這就是春菊姊的堅持,也因為她的粄而結識許多好友。


春菊姊製作粄時已經近40多年了,因粄食而養大三個小孩,目前小孩都已經立業有所成就;春菊姊表示不會要求小孩承接粄食手藝和生意,畢竟,小孩有自己想法與人生,就讓小孩自己去決定吧! 但只要是年節時刻,家人還是會自動調整假期,回家幫忙,大家分工合作完成年節忙碌的生意,這就是家人的默契! 

春菊姊目前也沒有想要退休,能做多就是多久,因為做粄已經是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紅粄 / 撰寫者:石店子69有機書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石店子69有機書店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2109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石店子69有機書店
取得方式
「可食記憶」大眾參與行動,社區參與成果
撰寫者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創作者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22/09/03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