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二級保育類的小燕鷗會從澳洲、紐西蘭、印尼,飛越數千公里來臺灣海岸進行築巢、育雛行為,其中桃園沿海更是小燕鷗的繁衍重地,每年約有150巢左右的小燕鷗巢在桃園沿海育孕著下一代。
桃園市政府針對小燕鷗復育下了許多功夫,包含尋找適合小燕鷗的復育棲地、營造棲地環境、設置阻隔之圍離避免騷擾小燕鷗、擺設假鳥吸引等作為,目前已分別在竹圍漁港北堤、許厝港濕地、富林溪口、觀音溪口、白玉、大潭G1及G2這7海岸,營造了約38公頃的小燕鷗繁殖棲地。並自2019年開始,將彩繪水泥假鳥放置在灘地上,利用小燕鷗群居的習性成功引誘築巢,提升繁殖數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