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突擊山東半島六壯士榮歸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突擊山東半島六壯士榮歸

本片為「突擊山東半島六壯士榮歸」,拍攝時間為1964年6月14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1分47秒,音軌毀損。

本片拍攝「突擊山東半島六壯士榮歸」,6位壯士分別為田立、周田、王洪洋、王壽良、孫明德、李文星,他們於1964年6月14日自南韓漢城(今首爾)飛抵臺北松山機場。6位魚貫走出飛機後,由中華民國各界援助鐵幕內人民爭取自由委員會主委谷正綱代表各界歡迎人士致詞,參謀總長彭孟緝與6位壯士握手,並有中影公司的6位女士獻上花圈,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女士也致贈紅包。6位壯士接受歡迎與獻花後,移往機場貴賓室接受記者訪問並報告突擊任務經過。

1964年6月1日,由張大龍少校率領的突擊隊由臺灣出發,航行700多公里後於6月2日凌晨在山東半島尖端的龍山進行登陸突襲,當日風勢強大、氣候不佳,突擊隊在缺乏空軍、海軍掩護的情況下以輕舟成功突襲。本次突襲一共殲敵約30餘人,國軍李秉銘中尉中彈後直到登船才離世,並無物資或我方人員遺留於山東。返航時田立、周田、王洪洋、王壽良、孫明德、李文星等6位國軍由於天候不佳、船隻機件失靈,隨風漂流於黃海一帶,遇韓國漁船後獲救,並於6月14日由漢城返回臺北。

本次突襲中,國軍參戰人數並未公開,但面對約一百人的解放軍兵力仍屬少數,根據當時報紙記載,「由於敵方缺乏戰略經驗,且國軍弟兄中有對地形瞭若指掌的山東籍士兵,以及強烈的決心,使得這次以寡敵眾的突襲戰能夠取得優良的成果,突襲隊的弟兄也表示隨時可能有下一次這樣的突襲。」在1950至60年代,這類的突擊行動大多由直屬於陸軍總司令部的「反共救國軍」執行,用以刺探情報與執行敵後作戰,因此針對此類軍事行動的新聞報導,大多亦具有其對內宣傳的性質。

在本次突襲殉難的李秉銘戰士遺體也順利運回臺灣,並在臺北極樂殯儀館舉行公祭,總統蔣中正致贈「成功成仁」的輓額,許多團體也到場弔唁。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4/06/14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