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管陣」陣頭

跟「南管陣」陣頭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南管陣」陣頭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南管陣」陣頭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南管陣」陣頭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此物件影像是「南管陣」陣頭表演。

南管陣屬於文陣陣頭,其表演性質為音樂類,南管陣就是南管的陣頭化。南管是流行於閩南地區的音樂,名稱頗多像南曲、南音、南樂、絃管、五音、郎君樂等。南管陣只是把在室內或舞台上表演的形式移到馬路上,因此在表演型態上並無多大差異,所用樂器依然是洞蕭、琵琶、二弦、三弦所謂的「上四管」和響盞、叫鑼、四塊、扁鼓(或雙鏟)所謂的「下四管」等樂器,合起來叫「八音」。大多數的南管陣還增加橫笛(品仔,取代洞蕭或拍版)和月琴(取代琵琶),讓這種音樂陣頭更具臺灣鄉土風味。

陣頭是傳統民俗技藝,是民間祭祀、廟會喜慶的民俗之一。陣頭以「落地掃」形式沿街作定點演出,其情節單純,表演時間短暫,且裝扮、音樂也較簡易。依表演性質可分為:宗教類、音樂類、歌舞類、遊藝類、武術類、體育類及其他等七種形態。目前臺灣的陣頭團體以南部為主,其中臺南地區因廟會眾多,且維持庄頭組陣頭參與廟會活動的傳統習俗,因此陣頭的數量及種類最多,加上臺南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保存推廣情況最為良好。



參考資料

1. 南管陣,http://163.28.10.78/content/primary/music/tn_dg/localmusic/tube/south/07.html(瀏覽日期:2022/06/04)

2. 黃玲玉,臺灣南管系統之文陣,15-17,https://wwwacc.ntl.edu.tw/public/Attachment/621810211134.pdf(瀏覽日期:2022/06/04)

3. 陣頭,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陣頭(瀏覽日期:2022/06/04)

4. 林茂賢,陣頭的傳承與創新,4-7,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63161355149.pdf(瀏覽日期:2022/06/04)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南管陣」陣頭 / 撰寫者:劉欣欣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0357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劉欣欣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