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可看到再送火王儀式中,道士在做開光儀式,另有主壇代表及其他眾多代表手持紙扎王爺敬拜。
道教靈寶派火醮法事中的火部科儀送火王儀式中,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火部的科儀計有火醮發表、火王列聖開光、消禳火災妙經、禳祀火王列聖、驅除火疫、送火王。照片紀錄中畫面應為靈寶派金籙科儀。「送火王」的民俗活動,也就是道教「打火部」的科儀,在下午時先將紙紮的火王爺開光祭拜,並派發水德星君符提供各家戶張貼。晚間戌時前後,由道士在廟埕五方安置五個炭爐,象徵五方火鬼,一旁放上淨水、掃帚、草蓆等物。在誦唸火部真經後,由道士手持上書「南斗火官除毒害」的紅旗與「北斗水神滅凶災」的黑旗,象徵火德星君和水德星君的降臨。在五方步罡踏斗揮舞令旗,同時以淨水澆熄炭爐,以掃帚、草蓆拍打地面,壓制火煞邪穢並予以驅逐清淨。
而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大致上可分為五天,其科儀如下:第一天:火部發表、火部酌獻、打火疫、煮油逐穢,第二天:玉壇發表、啟請、出煞、揚旗、午供、分燈捲簾鳴金嘎玉,第三天:道場進茶、禁壇、宿啟,第四天:早朝、午朝、晚朝,第五天:重白、進表、正醮、普渡
參考資料:
1.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99870&IndexCode=online_metadata&Keyword=%E9%80%81%E7%81%AB%E7%8E%8B&SearchMode=Precise(ㄌㄧ瀏覽日期:2002/06/03)
2. 自由藝文, 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491168(瀏覽日期:2022/06/02)
3. 開放博物館, 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a64de4cda8a07816729df7a170e0fde(瀏覽日期:2022/06/0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