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搶孤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共8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搶孤有關的相片,第7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照片中為保安宮外五朝謝恩祈安清醮大典最後普度接近尾聲時焚燒紙紮大帥以及搶孤的設置。


搶奪孤魂野鬼的祭品,是中元普度中的一種特殊儀式。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臺,由於天災、疾疫及人禍而喪命,無後人祭祀的魂魄無所歸依,於是每年農曆7月,便會舉辦普度以奠祭孤魂。搶孤是一個附著於普度結束前的儀式,搶孤的「孤」與「孝孤」的孤一樣,是指孤魂野鬼,搶孤儀式是孝孤活動的一種,但孝孤在日常生活用語中,已經是「嗟來食」的意思。普度儀式開始時,會豎起高高的燈篙以召示孤魂野鬼前來飽食佳餚。普度結束後,這些孤魂野鬼應該各歸其所,但恐怕有些「好兄弟」飽食後仍賴著不走,所以藉整個搶孤人群的龐大聲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下達「逐客令」,嚇走這些「好兄弟」,而達驅鬼、被禳的目的。搶孤進行時主要是「以人象徵鬼魂」的方式,参加者每5人為一隊,每隊一根孤柱,只准攜帶繩索;待午夜子時,鑼聲響起,各隊即以疊羅漢方式,爭相攀爬,翻上孤棚,而後直上孤棧,最先奪得孤棚上的順風旗者為優勝。臺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以起源自清道光年間的「頭城搶孤」活動最著名,依慣例活動都是在農曆7月最後一天的午夜舉行。


參考資料:

1.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479(瀏覽日期:2022/06/03)

2. 太報, https://www.taisounds.com/Culture/Religion/uid4470310186(瀏覽日期:2022/06/03)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搶孤 / 撰寫者:許安妮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0343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許安妮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