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山上天后宮舉辦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時,「玉二聖母」神像的照片。
玉二聖母是山上天后宮主祀神明,據傳祂是上界理天的一位聖者,於商湯太康年間,即約民國前三千六百年(西元前1680年)奉旨降生。據聖母降壇自述說,當祂脫離母胎落地時就立即歸神,自此即身兼上界理天與中界神道之雙重身分。直至五代年間(約民前一千年左右)二度降世於現今我國福建省蒲田縣五保地區,救苦濟世普渡眾生。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