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普渡」齋醮科儀

跟「普渡」齋醮科儀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普渡」齋醮科儀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普渡」齋醮科儀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普渡」齋醮科儀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普渡」齋醮科儀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普渡」齋醮科儀

此物件影像是山上天后宮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普渡」齋醮科儀。

山上天后宮位於臺南市山上區,主祀玉二聖母也就是玉二媽。庚辰科為2000(民國89)年,所謂三年一科,逢「丑、辰、未、戌」為大科年;三朝祈安清醮則是為期三日的祈求或感謝神明庇佑平安的醮典。「普渡」為齋醮科儀之一,儀式的主要意涵為超度往生者,將亡者之魂魄引領至西方極樂世界。「普渡」又稱「普施」、「施食」,儀式主要為恭請神明的鑒臨與召請水陸各界孤魂滯魄,共同參與善信所設置的道壇,讓十方男女孤幽聞經聽懺,並共享甘露法宴,既獲救拔,也可脫離地獄九幽之苦。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參考資料

1. 天后宮簡介,山上天后宮,http://www.tan-ho.org.tw/pages.asp?fid=1&fname=天后宮簡介(瀏覽日期:2022/05/25)

2. 祈安醮,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287(瀏覽日期:2022/05/25)

3. 鄭雅中,2014。台灣道教普渡儀式音樂及功能研究台灣南部靈寶派道士唱曲例式分析,明道學術論壇 8(3):11-21。http://libap.nhu.edu.tw:8081/Ejournal/AN01080302.pdf(瀏覽日期:2022/05/25)

4. 普度,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02(瀏覽日期:2022/05/25)

5. 謝宗榮,【民俗亂彈】先不管舞臺美醜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做醮」嗎?,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4/article/4262(瀏覽日期:2022/05/25)

6. 醮典概說,太陽宮,http://www.suntemple.org.tw/new_page_15.htm(瀏覽日期:2022/05/25)

7. 建醮意義,台中東隆宮溫府千歲,https://blog.xuite.net/r0978995205/twblog/150851731-建醮意義(瀏覽日期:2022/05/25)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普渡」齋醮科儀 / 撰寫者:劉欣欣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0326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劉欣欣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