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團法人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成立慶祝酒會

社團法人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成立慶祝酒會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社團法人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成立慶祝酒會

1988年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成立慶祝酒會。

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是民間協會,「聯合關心兩性問題之婦女,相互扶持、培養獨立自主人格,促進平等和諧的兩性社會」為成立宗旨。1988年在施寄青女士的各方奔走下,晚晴正式成立,這是當時成立慶祝酒會的團體紀念照。多年來晚晴鼓勵失婚婦女化解狹隘之情感糾結,化小愛為大愛,關心社會大眾,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工作。在臺灣社會普遍保守,各項女性議題尚未成熟的當時,晚晴在「消除社會大眾對離婚婦女之歧視,喚起政府及社會大眾重視單親家庭」的議題上盡心盡力,這份努力獲得卓越成效。

社團法人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為施寄青女士。1984年東吳大學林蕙瑛副教授集結了十幾位離婚婦女,成立非正式的組織「拉一把協會」。在施寄青女士積極在各地生命線、文化中心、民間團體演講及眾家姊妹的團隊合作下,「拉一把協會」轉型為「晚晴婦女協會」。後由施寄青女士趁臺灣社會解嚴、人民團體組織法修正的時機奔走立案,晚晴於1988年經政府核准正式成立。名字取自李商隱五言律詩〈晚晴〉第二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主要服務家庭不幸的婦女,成立義務輔導志工、設立專線服務電話,法律諮詢等服務,因認知法律規範對女性的不平等,進一步進行改革《民法親屬編》的修法運動。1995年,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合作「新晴版《民法親屬編》修正草案」,並且對家庭暴力,提供關心及協助。 現在的晚晴大家庭,除了協助女人們展現自我,重新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之外,更加相互扶持在心靈上相互學習成長。



參考資料

1. 關於我們,社團法人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http://www.warmlife.com.tw/AboutUs/(瀏覽日期:2022/03/22)

2. 晚晴婦女協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晚晴婦女協會(瀏覽日期:2022/03/22)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社團法人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成立慶祝酒會 / 撰寫者:劉欣欣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70296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劉欣欣
創作者
社團法人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