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紀念孔子誕辰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影片為「紀念孔子誕辰」,拍攝時間為1957年9月28日,放映時間為1957年10月1日,片長共2分8秒,音軌良好。

本影片為拍攝1957年9月28日孔子聖誕2508年紀念日,於彰化縣孔廟進行的釋奠典禮。此次典禮由臺灣省主席周至柔主祭,民政廳長連震東、教育廳長劉真、中部四縣市長與祭、全省各界首長陪祭。畫面中可以見到古禮儀式、孔廟景觀、禮器、匾額等。典禮氣氛莊嚴肅穆,美軍顧問團團長鮑恩夫婦特地從臺北前來觀禮。旁白講述孔子思想仍持續影響近代學術,值得尊崇。

孔子誕辰紀念活動為儒教一大重要紀念日,但國定孔子誕辰紀念日實為中國國民黨在面臨日本侵略中國的傳統創造。孔子祀典雖早已具有社會基礎,但在民國初創時期,五四、新文化運動等新思維浪潮之下,傳統的尊孔思維較不見容於社會,因此未有國家層面的節日制定。至1934年6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同意蔣介石、戴傳賢、汪精衛、葉楚倫的提議,決定將孔子誕辰紀念日定為國定紀念日,訂8月27日為孔子誕辰紀念。紀念辦法除了進行古禮儀式,還安排唱黨歌、向國旗總理遺像鞠躬。1934年,國民黨政府舉辦第一次的國定孔子誕辰紀念日,還特地選在孔子聖地曲阜和首都南京兩地舉行,將民族與國家融合在一起。1939年,將原定6月6日的教師節,與8月27的孔誕合併舉行,藉以深化尊師重道的概念。1952年,官方表示過去孔子誕辰紀念日的選定,是將農曆的8月27日直接移植至國曆,經考據後應為國曆9月28日,因此將孔子誕辰紀念日改訂於9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利用社會傳統,塑造國定紀念日,是一種塑造政權合法性與權威性的手法。將孔子思想做當下時代新的詮釋,也是在形塑國民的思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紀念孔子誕辰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70282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7/09/28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