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片為「樂聲戲院開幕」,拍攝時間1964年8月2日,放映時間1964年8月,片長共1分50秒,音軌可播放。
1964年的臺北市區繁榮,育樂事業發展,8月2日樂聲戲院於臺北市西門町(地址為現臺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85號)正式開幕,畫面中可見樂聲戲院外牆上《西部開拓史》的電影宣傳,以及戲院外大量擁擠的人潮。樂聲戲院開幕儀式請到國聯影業有限公司(簡稱國聯)女星江青、汪玲、鈕方雨、甄珍、李登惠前往剪綵,臺北市長高玉樹主持揭幕。樂聲戲院的裝潢設計十分華麗,配有巨大的銀幕,其中座位有1680多座,為當時臺灣最大的戲院。樂聲戲院採用美國製70mm放映機,以及120瓦、6聲道的立體發音機,於開幕當天放映米高梅出品的《西部開拓史》。
受惠於美援帶動的經濟效益,百業繁榮,西門町也在1960、70年代迎來了黃金時期,各類大型商場、百貨紛紛開張,著名的「電影街」武昌街,也是在這段時間崛起,其中關鍵人物便是樂聲戲院老闆周陳玉樹。
周陳玉樹原為從事修理播音機的工作,後轉為從事臺北市房地產買賣,他投資買下了臺灣新生報旁的建地,並籌備興建新生戲院。新生戲院於1956年12月31日開幕,隔天開始售票開映《金殿福星》,使用神鏡大銀幕(Miracle Mirror Screen),以及4臺35瓦擴聲機等先進設備,結合建新百貨公司成為臺北市鬧區中之重要娛樂與消費性產業。後來,周陳玉樹再買下武昌街二段兩側,先於1964年創辦樂聲戲院,後出售現今日新戲院(1966年9月27日開幕)土地給煤業大亨李建興,以及豪華戲院(1965年1月8日開幕)一帶土地,土地契約附有但書規定購得土地者一定要蓋戲院,因此使武昌街成為了西門町電影街,最盛時期,武昌街200公尺內便有多達15家戲院。
樂聲戲院於1984年由周陳玉樹之子周信雄接手業務,在使用音響及廳內設計改裝上,皆是當時戲院中之先驅。隨著時代演變,樂聲戲院也開始使用線上訂票與官方應用程式等功能,至今(2022年4月)仍佇立於武昌街二段,2014年更宣布24小時不打烊,成為臺灣首家24小時營業的電影院。近年武昌街上原有樂聲戲院、日新威秀影城及in89豪華數位影院三間電影院,日新威秀影城因租約到期,已於2020年9月8日結束營業。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