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河堂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共8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清河堂有關的相片,第7張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南投市鳳山里清河堂,先祖渡海來台祖籍來自廣東饒平,為客家人,最先入墾彰化埔心鄉,但隨著彰化平原的開墾日趨飽和且漳泉械鬥嚴重,經十四傳至清河堂起造人「張魚」彰化埔心移墾至「樟普寮」。先祖率長子坤、次子木在、三子慶、四子萬生、同心協力開啟山林,克勤克儉,居仁由義,終底於成,在人文薈萃的八卦山台地上,遂於西元1921年(民國10年)興建清河堂三合院,從此在此定居,後代子孫皆為地方上重要的仕紳,其中「張振傳」更曾經擔任南投縣議長之職。


      張家古厝(鳳山里清河堂三合院),為典型的閩南建築,具有漳、泉二州的建築風格,建築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土埆磚,而土埆磚都是取材自當地不同的土材印製而成,構築合院不僅結實厚重,住起來更是冬暖夏涼,深受早期先民的青睞。張家後代子孫,想將此傳統三合院建築完整的保留下來,延續先祖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精神,傳承給後世子孫,更可以開放給民眾參訪,透過專業的文化導覽員介紹,了解八卦山台地上,豐富的人文歷史以及在地文化。

      清河堂於修繕完成後,吸引了至本案附近出遊的登山客、單車客及遊客,短暫停留觀賞清河堂這至今逾滿百年的傳統三合院,體會清河堂傳統閩南建築的古厝歷史風貌。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清河堂 / 撰寫者:張勝翔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9972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鳳山里14鄰八卦路1221號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清河堂
撰寫者
張勝翔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