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模範榮民塗興洲在家門外與孩子們的合影,大約在1970年代拍攝,地點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山子頂的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旁,照片由塗興洲提供。
照片中可見塗興洲半蹲在地上,右手抱著女兒,左手摟著騎腳踏車的大兒子,從穿著推測拍攝時間應為夏秋二季。仔細一看,三人的地上仍是泥沙地,遠方雜草叢生,有一口井位在塗興洲正後方,為避免小孩跌落井中,井口用石板蓋住。在塗興洲右方的是他們在山子頂的民宅,屋簷下方舖上水泥,建物以紅磚砌成,再抹上洋灰裝飾,為一棟二層樓的透天厝。
塗興洲在訪談中表示,1965年(民國54年)7月10日,在通信兵學校擔任教官的他跟著學校遷往桃園平鎮山子頂,當時學校四周都是荒地。他與太太蕭碧雲在1970年(民國59年)結婚,但因為結婚較晚,沒有分配到眷村,只好在學校附近打聽民眾有無空房出租,幸好軍隊也補貼一點租金,最後他們只能住在山子頂的農舍中,居住環境十分惡劣。
談到自家的房子,塗興洲說道:「房子是自己買錢蓋的,不是買現成的。透過朋友介紹,我先花了8000塊買地,再花4萬塊蓋房子。」山子頂除了有通信兵學校(現更名為陸軍通信電子資訊學校),1968年(民國57年)6月26日陸軍後勤學校(現更名為陸軍後勤訓練中心)接進駐桃園平鎮的山子頂,部隊帶來大量的人口,加上臺灣邁入工商業社會,平鎮的山子頂越來越發達,這兩間學校與塗興洲等軍人可說是功不可沒。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