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空軍八塊機場訓練隊結業留影,在1953年(民國42年)拍攝,地點在桃園八德區八塊厝飛行場,照片由張占豪提供。
照片中可見上方寫著「空軍八塊機場訓練隊結業留影中華民國四十二年」的字樣。被拍攝者身穿軍服,除了前面兩排士兵是坐姿,後面三排士兵為站姿,第三排中間有三位士兵所身穿的軍服為米白色,其餘皆是深色的軍服,人群背後有日本時代留下的日式建築。
位於桃園八德的「八塊機場」歷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機場曾駐防日軍的「神風特攻隊」,做為對美軍軍艦的攻擊基地。1945年(民國34年)二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在美軍的協助下,於「八塊機場」鋪設混凝土跑道及柏油滑行道,被當作國軍戰鬥機練習的打靶場,1979年(民國68年)以後為空軍防砲司令部使用,成為桃園軍用機場之備降場。當時的「八塊機場」又稱「八德機場」,為紀念西元1962年(民國51年)殉職的黑貓中隊飛行員陳懷生,再更名為「懷生機場」。
張占豪於訪問中表示,「八塊機場」當時分為三個分隊,分別為警衛營分隊、通訊分隊及派遣分隊,三個分隊都住在「八塊機場」,因八塊機場鄰近桃園空軍基地,沒多久就廢除變成飛機的打靶場,也由於機場位於桃園八德,有一次空軍打靶,不小心打中了在鶯歌民家養的牛隻。回憶起這張照片,,張占豪指出,空軍所有的士兵都要到這裡集訓,包含當時的警衛營跟照攝團好幾個空軍單位,結訓後的士兵在結訓前是陸軍,結訓後改掛空軍二等兵,基本的訓練是上政治課與識字班,照片即是張占豪結訓後與同袍們的合影。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