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宮周邊的新莊舊景:徐勝男
徐勝男,男,1938年生,新北市新莊人,祖先原本住在中港厝一帶,後來其父徐慶安因為與兄弟一同開店,才搬至文明里保元宮旁。父親與兩個弟弟一同在文明里附近開土礱間,徐勝男6、7歲時,父親負責業務,在外向農夫收購稻子回來,二叔負責碾米,三叔後來才自己做土礱間。
徐勝男在的父親搬來新莊文明里後,人近中年才生下他。家中共有七個孩子,他前面有三位哥哥,其餘三姊妹都被父母送養出去。
過去,徐家在文明里的房屋是矮樓房,早在五十年前改建成公寓。新莊當年盛產飴,徐勝男的大哥本來賣麥芽膏,徐勝男17、18歲時幫忙大哥做麥芽,他說道:「製作麥芽膏的過程非常辛苦,以前新莊有十幾間在製作麥芽膏,後來麥芽糖工廠脈絡,我們兄弟都從事土木裝潢業。」
徐勝男指出,以前的人能讀小學已是福氣,上下學都得走石頭路,母親曾幫他買一雙新鞋卻不能穿,要背在肩上到學校才能穿,雖然他非常喜歡唸書,但母親去勸他去「學功夫」。
他的遠房叔叔,新莊國小校長徐海勝曾問他:「為什麼帶兩三本課本去上課,卻又不寫字。」他向叔叔回答道:「母親表示,學功夫才賺得到錢。」那時新莊國小隔壁是日式宿舍,學校的老師都住在那。
新莊保元宮於1776創建,宮中主祀「池府王爺」與「中壇元帥」,徐勝男從小在宮廟玩耍,在他印象中,池府王爺廟以前只是一間矮屋,到委員會成立後才募捐蓋起保元宮。
附近曾有座日本神社,幼時還會去神社遊玩,週末兩天可看到日本人前去參拜。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日本人離開臺灣,新莊神社變成現在的新莊豐田汽車營業所。
保元宮的舊地名是竹仔市,長輩們曾告訴徐勝男,以前人在大漢溪上游的大溪,會把竹子綁成一把,透過溪水流來新莊,溪船仔班(碼頭工人)再用繩子把竹子拉上岸,因此在竹仔市形成竹材市場,後來車子逐漸普及,渡頭失去功能,竹仔市也失去昔日光采。
徐勝男成年後,長期參與保元宮的事務,談到保元宮的傳說,耆老曾向他描述説:「日本時代有人揹著中壇元帥而來,離去時託付給渡船班,便留下來供奉至今。」
從此,來自大陸的中壇元帥即在新莊落腳。每年的重陽節,保元宮變得十分熱鬧,九月初七繞境,初八祝壽,初九弄過火,弄過火是非常盛大的儀式,以前還是用四人大頂轎,過火都不會燒到,徐勝男說這是「也著人,也著神」。
多年來,新莊人受到保元宮的神明庇佑,香火興盛,是九保在地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