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

跟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4年7月29日拍攝,主題為高速公路第一期工程三重至中壢段竣工開放通車。這是南北高速公路最先通車的路段,全長30.1公里,總共設置三重、林口、桃園、內壢四個交流道及泰山收費站,行車時間僅需20分鐘。29日經過泰山收費站不必付費,收費員還會贈送一本「行車指南及高速公路標誌圖說」小冊子,希望用路人能熟悉交通規則。


1963年世界銀行專家來臺進行運輸調查,認為臺北新竹與臺南屏東在1970年後有興建四線道公路的必要。1966年臺灣省公路局提出西部幹線闢建新線直達公路計畫芻議。1969年公路局與美國帝利凱撒工程顧問公司簽訂南北高速公路顧問服務合約。這些研究報告認為臺灣西部海岸有興建高速公路之迫切需求,行政院第1134次院會決議建造高速公路,而三重中壢段優先興建。1971年8月高速公路正式開工,1974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將高速公路列為十大建設之一,至1978年全線完工。


國道1號是臺灣第一條符合現代標準的高速公路,自北至南連接基隆、臺北、臺中至高雄等重要城市。1979年命名為中山高速公路,是臺灣西部走廊最重要之交通廊道。相片紀錄了臺灣第一段高速公路通車的時刻,代表臺灣交通史新紀元的來臨。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第一段通車的高速公路(三重至中壢) / 撰寫者:國史館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國史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84684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史館
撰寫者
國史館
創作者
台灣新生報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4/07/29
媒體類型
底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