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

跟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8年12月27日所拍攝,主題為群眾抗議美國代表團。美國政府於12月15日宣告即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不再承認中華民國。中美關係諮商代表團來臺交涉,專車離開松山機場時遭遇民眾抗議,群眾朝專車丟擲雞蛋及拍打,有人舉起標語嘲諷美國,也有民眾開貨車,並貼上效忠政府口號海報與總統蔣經國照片。警方則築起人牆防止意外發生。


中華民國與美國於1979年1月斷交,斷交源於中共與美國關係正常化。美國總統尼克森想從越戰的泥沼中脫身,中共則與蘇聯關係惡化,美國想拉攏中共圍堵蘇聯。1971年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密訪北京,1972年2月尼克森訪問北京,中共與美國發表上海公報,說明美國認識臺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卡特擔任總統後,美國與中共發布建交公報,臺灣則在公報發布前夕才被告知。


民眾由國民黨中央黨部動員而來,他們失控的舉動讓這次談判並不順利,蔣經國因而感到盛怒。中共認為斷交會嚴重打擊臺灣,使臺灣登上統一的談判桌,而於1979年起停止對金門的砲擊。美國國會不滿總統改變對華政策,及擔心臺灣安全受到中國威脅,通過《臺灣關係法》,授權美國政府軍售臺灣與介入臺海情勢。此後美國也更關心臺灣民主與人權問題,成為1980年代臺灣逐步走向自由化的關鍵因素。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民眾抗議中美斷交 / 撰寫者:國史館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國史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84674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史館
撰寫者
國史館
創作者
台灣新生報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8/12/27
媒體類型
底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