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機場國民住宅的歷史

跟南機場國民住宅的歷史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南機場國民住宅的歷史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南機場國民住宅的歷史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南機場國民住宅的歷史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南機場國民住宅的歷史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4年11月29日拍攝,主題為臺北市南機場國民住宅落成典禮。臺灣省政府秘書長郭澄主持典禮,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大慶為國宅啟鑰,行政院長嚴家淦蒞臨參觀國宅,國防部副部長蔣經國等人士到場觀禮。


國宅的興建與當時社會背景有關。1949年中央政府及大量外省軍民播遷來臺灣,形成龐大的住屋需求,許多違章建築出現於都市邊緣。1959年起由臺灣省國民住宅興建計畫委員會負責擬定及執行國宅計劃,興建資金主要來源於美國援助,政府也透過低利貸款及長期分期償還的方式讓人民能負擔房價。


南機場社區是臺北較早完成且具指標性的國民住宅之一。1962年臺北市政府為執行「臺北地區治標防洪計畫」必須拆除川端、馬場町堤防外的違章建築,政府先撥用陸軍南機場土地興建住宅安置違建居民後,再行拆除違建。


這種公寓型建築改變臺灣原有之居住及生活型態,從傳統三合院或透天厝轉變為垂直分層分戶型的集合式住宅。分層分戶減少左鄰右舍間人際互動,住宅設計上也更加重視各房間獨立的出入口,增加家庭成員的個人生活空間。在當時反共復國的時代背景下,國宅成為符合先進國家國民精神與三民主義精神之住宅,南機場國宅也因此成為外賓來訪時的參觀景點。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史館
撰寫者
國史館
創作者
台灣新生報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4/11/29
媒體類型
底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