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園憲兵陳雙慶從軍歷程:憲兵聯合警衛勤務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桃園憲兵陳雙慶從軍歷程:憲兵聯合警衛勤務

該音檔為憲兵陳雙慶1981年(民國70年)於龍崗六軍團擔任排長時,執行聯合警衛勤務的經歷。

為保護總統與副總統外出安全,憲兵和警察須於交通路線執行交通管制、站哨維安的聯合警衛勤務。陳雙慶提到,1981年(民國70年)一日,蔣經國赴慈湖前的一個小時,龍崗六軍團接到聯合警衛勤務。當時,龍崗憲兵營中僅有兩個連,由於當天正好是軍團月會,又營中憲兵必須維持當日踢正步的訓練,營中人力缺乏,只好硬湊出一連留在營中執勤和進行踢正步訓練,其餘則外出執行聯合警衛勤務。陳雙慶排長被分派去當交管哨,緊急更換便衣、配置槍枝和無線電,帶著一部載有十幾人的四分之三型軍車,在介壽路上布哨。布哨原則上根據歷年交通流量的數據,在車流量大的路口配置一個憲兵與一個警察,警察為明哨控制紅綠燈,憲兵為便衣哨進行巡視。便衣憲兵會根據勤務指示,於領口放上特定形狀或方位的別針作為標示,警察據此判斷便衣者是否同為執勤者。而憲兵會通過無線電回報各路口狀況,督導官以此掌握整體交管情況。若交通管制路段遇不明車輛闖入,憲兵須以肉身擋車以維護領導中心安全。

陳雙慶提到的「聯合警衛」勤務屬於我國1975至1993年(民國64至82年)的特種勤務類型,由此可延伸至中華民國特種勤務警衛機構法制化的歷史過程。根據賈松鑫(2007)的研究,我國特勤組織演變可分為四期:侍衛室時期(1948–1969年)、特別警衛時期(1969–1975年)、聯合警衛時期(1975–1993)、特種勤務時期(1993–2007)。

總統府侍衛室於1948年(民國37年)成立,專門維護總統及其家人的安全,成員由蔣介石私人侍衛改編而來,中尉、內尉皆為總統親信的子弟兵。而警衛路線上的交通管制、戒護和巡邏工作皆由憲兵負責,警察則負責最外圍的巡邏並協助憲兵。1969年(民國58年),為將國家元首安全警衛制度予以現代化,總統府核定「特別警衛綱要」,成立「聯合特別警衛安全指揮部」,以「聯合警衛編組方式」統合侍衛單位、武裝警衛部隊、警察機關和情治單位。

1975年(民國64年)蔣介石逝世,繼任總統嚴家淦因應歐美國家將總統維安工作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將「聯合特別警衛安全指揮部」改組成「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由國安局長兼任指揮官,統合憲兵、警察與情治單位。1993年(民國82年)立法院通過「國家安全局組織法」將特種勤務法制化,由國家安全局綜理國家安全情報工作與特種勤務之策劃及執行,依法統合指揮國防部、內政部、法務部旗下的軍、警、調查局等機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桃園憲兵陳雙慶從軍歷程:憲兵聯合警衛勤務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67330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創作者
廖子萱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聲音
參考資料
賈松鑫,2007,〈我國特種勤務警衛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