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蔡金蓉於2020年(民國109年)10月所拍攝。長春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位置大約在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
長春祠建於1958年(民國47年),設立主要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由於公路工程艱鉅,時有傷亡,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於是在1958年(民國47年),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建立長春祠,其目的是為了紀念闢建中橫公路而不幸犧牲的築路人,祠中刻有殉職築路人的姓名,供奉著興建工程殉職的225位築路人靈位。
長春祠的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並依照附近地勢嵌入山壁之間,精巧而莊嚴。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直瀉而下,終年不歇,形成「長春飛瀑」,為中橫公路的一處盛景。
長春祠由於此地屬大理岩與石英片岩交錯出現的地質,不斷受到應力作用而形成破碎岩層,極易崩塌。1987年(民國76年)溪溝峭壁發生嚴重崩坍,落石擊毀祠旁涼亭,1997年(民國86年)後才再度整建通置及亭閣,恢復入祠參觀。
長春祠的碑文中留下了一段話,「開中橫公路比打仗還危險,打仗時我們很清楚敵人從那裡來。但開中橫,意外何時發生,卻無人可以預知。」這段話道出築路艱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