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臺灣》,日文文藝雜誌,1940 年(昭和15 年)1月 1 日由臺灣文藝家協會創刊,第2卷第1號改為文藝臺灣社發行,西川滿主編兼發行人。1944 年(昭和19年) 1 月 1 日停刊,共出刊 38期。創刊號的編輯後記中提到《文藝臺灣》是由『臺灣日日新報』和『臺灣新民報』兩社學藝部以及各種文化團體支持下創刊,期盼能使臺灣文藝向上發展並建設南方文化。《文藝臺灣》作者臺日皆有,內容大致分為「文藝創作」、「臺灣民俗紀錄」以及後期的「皇民文學」,並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賞。
第2卷第5號為「新版臺北風物圖繪」特輯,收錄多幅臺北地景圖像,搭配創作理念或風俗解說,包含動物園、三橋町墓地和永樂座等呈現臺北不同區域的文化;臺北相關文章還有高橋比呂美〈大屯山頂〉、中村孝志寫清朝時期淡水與西方國家接觸的〈ヒルとト淡水〉,和西川滿記艋舺水仙宮口景象的〈平樂遊の歌〉。另刊有矢野峰人〈斷罪〉;楊雲萍〈曇り日〉;島田謹二翻譯Edgar Allan Poe的〈詩人の手紙〉;、龍瑛宗在〈文藝時評〉中希望能帶動評論風氣;竹內治以戰爭來談身分認同的戲本〈牢屋〉,及有富宇一拍攝的布袋戲照片。
《文藝臺灣》:https://db.nmtl.gov.tw/Site4/s3/volumeinfo?jno=019&vno=0011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