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藝臺灣》第2卷第5號

跟《文藝臺灣》第2卷第5號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文藝臺灣》第2卷第5號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文藝臺灣》第2卷第5號

《文藝臺灣》,日文文藝雜誌,1940 年(昭和15 年)1月 1 日由臺灣文藝家協會創刊,第2卷第1號改為文藝臺灣社發行,西川滿主編兼發行人。1944 年(昭和19年) 1 月 1 日停刊,共出刊 38期。創刊號的編輯後記中提到《文藝臺灣》是由『臺灣日日新報』和『臺灣新民報』兩社學藝部以及各種文化團體支持下創刊,期盼能使臺灣文藝向上發展並建設南方文化。《文藝臺灣》作者臺日皆有,內容大致分為「文藝創作」、「臺灣民俗紀錄」以及後期的「皇民文學」,並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賞。

第2卷第5號為「新版臺北風物圖繪」特輯,收錄多幅臺北地景圖像,搭配創作理念或風俗解說,包含動物園、三橋町墓地和永樂座等呈現臺北不同區域的文化;臺北相關文章還有高橋比呂美〈大屯山頂〉、中村孝志寫清朝時期淡水與西方國家接觸的〈ヒルとト淡水〉,和西川滿記艋舺水仙宮口景象的〈平樂遊の歌〉。另刊有矢野峰人〈斷罪〉;楊雲萍〈曇り日〉;島田謹二翻譯Edgar Allan Poe的〈詩人の手紙〉;、龍瑛宗在〈文藝時評〉中希望能帶動評論風氣;竹內治以戰爭來談身分認同的戲本〈牢屋〉,及有富宇一拍攝的布袋戲照片。

《文藝臺灣》:https://db.nmtl.gov.tw/Site4/s3/volumeinfo?jno=019&vno=0011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取得對象
張良澤
取得方式
借閱
資料來源
1.西川滿,《文藝臺灣》2:5號(臺北:文藝臺灣社,1941年)。 2.林慧君,〈日據時期在臺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09)。 3.林慧君,〈「南方文化」的理念與實踐——《文藝臺灣》作品研究〉,《臺灣文學學報》19(2011),頁75-98。 4.邱雅芳,《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臺北:聯經,2017)。 5.柳書琴,《日本時代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2019)。 6.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7.「臺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文藝臺灣」(來源: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19/index.html,檢索日期:2020.04.28)。
撰寫者
邱歆
創作者
西川滿主編兼發行人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41/08/20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