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陸嘉社區—戰士授田證

跟陸嘉社區—戰士授田證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陸嘉社區—戰士授田證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陸嘉社區—戰士授田證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陸嘉社區—戰士授田證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陸嘉社區—戰士授田證

政府遷臺後,於19511018日制訂「反共抗俄戰士授田條例」,凡服役滿兩年以上戰士或遺眷,待光復大陸後,授予可年淨生產二千市斤稻穀面積之田地,前後總計發出約70萬張的憑據。1986年時,大批榮民要求政府解決授田證問題,並於隔年抗爭。

1990年立法院通過「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依級數每等級加發5萬津貼,持有戰士授田證之官兵可領取5萬到50萬之補償金,來回收戰士授田憑據。此條例於2019426日經立法院三讀廢止。

在陸嘉社區調查時,陸續取得二張戰士授田證,同是陸嘉社區單身退員劉維國的家屬欄皆為空白;蘇世從的家屬欄則把大陸父、母、兄、弟都填寫進去。

蘇世從因為進入部隊時將年齡減了7歲(將1930年改成1937年)。在1990年發放補償金時的年齡未滿55歲,因補償金基數差異,自首其服兵役時謊報年齡之事,以此向發放單位提出異議(年齡逾55歲,且未支領退休俸、生活補助費、公教人員月退休金或未輔導就業或未就任公職之退除役戰士,可領4個基數20萬元,未逾年齡者領一個基數5萬元)。異議被駁回、申請資料也被退回,因此留下本戰士授田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金冠宏
貢獻者
創作者
金冠宏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文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