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范志明作品<風鈴隧道>於新東糖廠

范志明作品<風鈴隧道>於新東糖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D

范志明作品<風鈴隧道>於新東糖廠

圖為第一屆都蘭山藝術節(2002),范志明所創作之裝置藝術作品,於新東糖廠前廣場,左為范志明、右為饒愛琴。照片右後方可見「第一屆都蘭山藝術節」字樣的舞台,以及觀眾席。這件作品<風鈴隧道>,以漂流木、切割玻璃瓶、相片等複合媒材組成,取材阿美族歌謠裡,以「風」象徵思念的意象,裡面掛滿了都蘭部落的老照片,傳達對這塊土地深切的敬意。

2002年春天,一群有志於藝術創作的青年集結於台東金樽海灘,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回歸自然、自我探索的生活,他們自稱「意識部落」。「意識部落」雖然在金樽海灘只維持三個月,但其精神深刻影響曾經參與的人,這些參與者後來也多留駐台東,並以新東糖廠為根據地,形成都蘭獨特的藝術社群。

同年秋天,台東縣政府文化局籌辦第一屆都蘭山藝術節,希望邀請「意識部落」的成員一起參與,恰逢「意識部落」成員原本就希望在新東糖廠舉辦一場創作聯展,以感謝都蘭部落對他們的包容與支持,便促成「意識部落」參與者魯碧˙司瓦那、達鳳˙旮赫地、范志明、饒愛琴、安聖惠...等人,以「我生命中的停駐與漂流」為主題,在新東糖廠廠區內創作了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甚至受到各大報紙藝文版報導,讓人看見台東獨樹一格的藝術創作能量。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范志明作品<風鈴隧道>於新東糖廠 / 撰寫者:邱垂達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D 3.0 TW + / 建檔單位:大間構造場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622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大間構造場
撰寫者
邱垂達
創作者
邵惠琴提供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02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