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張地圖是以田野調查的觀察角度所繪製的徒步地圖,將俗稱「苑裡菜市場」的苑裡公有零售市場周邊的空間做初步的分析與紀錄。
苑裡公有零售市場的前身為「苑裡消費市場」,以建於1934年的公共市場建築群——「本館」、「別館」、「据賣場」所組成。苑裡消費市場屬於日治時期「現代化」工程之一,主要要旨是將聚集在交通樞紐處的室外流動攤販,整合管理至室內,並以挑高建築,讓市場能有通風、明亮的空間,並整併下水道系統,將公共衛生政策思維導入都市計畫當中。
市場通常位處地區最核心的地帶,苑裡公有零售市場就處於最熱鬧的十字路口「天下路」和「為公路」交接處,也離火車站非常近,吸引附近周遭的小農小販聚集買賣,也有不少周邊聚落的居民會從通霄、日南過來苑裡逛菜市場。 市場不但是物質交換的重要節點,更是資訊和人們交流的中心,每天從早到晚,都會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在市場內和周邊流動。不同業種的攤商以不同的方式做生意——店舖、貨車、攤車,甚至一張帆布,就可以開始叫賣。菜市場的多元生態,造就一個特別的空間經驗,消費者只消幾步之遙,就能有迥然不同、每日更新的攤位可以逛和比價。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灣農村文化教育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