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全安堂一景(現臺中太陽餅博物館)

《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全安堂一景(現臺中太陽餅博物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全安堂一景(現臺中太陽餅博物館)

全安堂於日治時期明治42(1909)年建成,是間藥局,同時也經營金融業務,創立者為盧安。全安堂的建築,有著中間突出的山牆高於兩旁的特徵,整體外觀為「辰野式」風格,並以清水磚及灰白水泥飾帶加以美化。一樓為方形飾柱及長距離拱形跨距,建物門面看來十分寬敞,而高大的山牆、鮑魚飾以及邊條裝飾帶的設計都使整座建築物散發出一股精雕細琢之感。此外,不只牆面飾有各式浮雕,中間樓牆還有鮑魚飾浮雕,騎樓門柱則以拱門形狀的大跨距來組構。 然而這棟富有建築特色的全安堂,卻在第一代去世後因產權爭議險遭拆除;也曾有太陽餅業者在此開業,但卻以大型的廣告帆布罩住了二樓,讓人無法欣賞到全安堂樓頂那美麗的山牆浮雕與女兒牆紋路,最終也告歇業。 全安堂現由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執行長陳瑛宗接手,重新整修成為太陽餅博物館,並於2015年5月2日開幕。博物館主要是為了紀念太陽餅的發明人,人稱阿明師的魏清海老先生,而館中也有太陽餅等糕點製程的相關介紹,店內的太陽餅皆以直系傳承的手藝製作,同時也舉辦各種相關的展覽及藝文活動。(詳見《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全安堂一景(現臺中太陽餅博物館) / 撰寫者:未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270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全安堂,中區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朱書漢
創作者
朱書漢;宋德熹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6/11/16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其他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