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火車站附近的高樓,以移軸攝影所攝的臺中火車站,除了如模型般的效果外,更可看出高架鐵道的高度。 此幀照片可看見興建中的臺中新火車與原來的臺中火車站,新火車站採鐵路高架化模式,臺中路面鐵道的改善方案始終備受各界關切與討論。首先,路面鐵道一直是中區與東南區交通的一大阻礙,雖然其中有不少路段早已架設鐵橋因應車水馬龍的交通,如民權路與臺中路交接口的臺中路鐵橋、民生路上的民生鐵橋、國光路與林森路交接口的林森鐵橋等,在軸線上便規劃設計用以解決駁坎造成的交通阻隔,這種獨特的設計被稱為火車路空。(詳見《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2016年10月,鐵路高架化第一階段通車,第三代車站正式營運,建築師為張樞,新站體為臺灣第一座開放式火車站建築,貌似蝴蝶起飛的「臺中翼」。2017年11月,臺中市遺址審議會通過機關庫遺構原地保留方案,臺中車站找回最後一張鐵道文資拼圖,成為臺灣唯一的三代同堂火車站。(詳見關聯資源本局網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