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旱溪樂成宮

旱溪樂成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樂成宮又稱「旱溪媽祖廟」,溯自乾隆初年,林大發之十五世祖渡台拓墾,恭迎湄洲天后宮之「老二媽」來台,行經至本宮現址,暫奉祀神祇於此。於清朝乾隆十八(1753)年,毅然創建「樂成宮」於現址。清道光六(1826)年亦有一次重建。迨至大正十(1924)年,早溪庄保正林源泉、張昧、賴為堯三人,遂協同林大發、龔顯柴、賴為堯、林阿堂、林同、林均等人,協議重建,敦聘當時漳州匠派牛耳陳應彬大木師持篙,正殿於大正十三(1924)年建造完成,三川殿於昭和四〈1929〉年竣工,殿內裝飾藝術樣樣精品,其屋頂「升庵假四垂」的風格,影響現代廟宇建築甚巨。民國八十年(1991)擴建後殿及左右護龍,全建築為「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格局。內政部於1985年核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現為台中市定古蹟。 2008 年「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被登錄為臺中市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乃樂成宮重要宗教活動,農曆三月初一起駕,接著一個庄頭遶巡過一個庄頭,至三月廿二回宮,為全台遶境天數最長的廟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旱溪樂成宮 / 撰寫者:謝文賢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212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樂成宮
撰寫者
謝文賢
貢獻者
提供者
謝文賢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謝文賢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謝文賢
創作者
謝文賢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1/25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清領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