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萬興宮座落於頂街故稱「頂街媽」,另座落於下街的「永和宮」則稱為「下街媽」。據史料,萬興宮於雍正元(1723)年,自彰化縣衙門內供奉的天上聖母「老三媽」金尊,分靈至大肚堡,乾隆元(1736)年建廟於目前廟址後面山坡地,因朝拜不易,於乾隆五十二(1788)年遷建至此。經歷代整建,始有今日規模。 「西堡二十庄迎媽祖」乃萬興宮最大宗教遶境活動,每年農曆四月一日至四月廿日共遶境廿日。下略俗謡細説當時遶境的天候與熱鬧情境:「船仔頭烏、營埔雨、籃仔爛糊糊、勞胥弄雨縫、王田燒死人、山仔頂著青驚、社腳來探聽、大肚王爺真有聖、汴仔頭近溪邊、崁仔頂孤棚戲、寮仔爬竹刺、茄投查某市、三崁店相拚戲、水裡港近海墘、海埔仔笑哈哈、田中央仔相打地、崙仔分二庄媽祖相爭扛、竹坑龍眼宅、山仔腳石頭地、頂街人客相蓋多。」 「大肚飛媽」萬興宮之傳說:「道光年間,黃檗山僧人主持廟務時,老三媽神像被外請,致行蹤不明。本村商人於哈子蘭(宜蘭)發現神像,默禱請其回宮,是夜神像連人帶轎飛回萬興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