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協廣場

東協廣場追溯至日治時期為第一市場,後因為歷經火災,在1990年後建造第一廣場。然而,因為1995年的火災事件影響第一廣場的經營,爾後因東南亞店家進駐,於2000年後逐漸成為東南亞移工的群聚地點。 東協廣場對中區的意義從「經濟」轉變到「移工」。從90年代始,第一廣場吸引許多年輕人再到2000年後成為移工假日生活的所在。 2015年東協廣場成立之後,該空間以東南亞文化為經營主軸,進駐了許多協助移工的非政府組織,例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SEAT南方時驗室與1095文史工作室等,皆協助辦理移工相關議題,促使社會大眾更認識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現今東協廣場已經從原先的商業大樓轉變為認識東南亞文化的所在地,此轉變不但讓中區更多元,也更加包容不同的族群與宗教信仰。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東協廣場
  • 撰寫者
    黃子倫
  • 貢獻者
    提供者
    黃子倫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黃子倫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黃子倫
  • 創作者
    黃子倫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1/22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