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河階群主要分佈於大甲溪西側的新社鄉、石岡鄉與一部份豐原市,東側的東勢鎮階地面較少且較低。以目前的研究,新社河階群主要可分為最高的赭土緩起伏面,其次的高位河階面以及較低的低位河階面三類。赭土緩起伏面為最高位的水井子台地,位於最西側海拔高度在570-720公尺之間,比高200-250公尺,原為古大甲溪所形成的沖積扇扇頂部份,扇端則為大肚台地,由於居中的台中盆地陷落,而形成與西側大肚台地隔絕而且隆起的景象。 台地群中其他紅土台地如七分、十分、上位金星面、公荖坪、仙糖坪、下位金星面、大南、水底寮、新社,都是高位河階面,其中最高的為七分與十分河階,七分河階高540-550公尺,最低者為新社,高420公尺,大南、水底寮與新社為這些河階群中面積最大者,長度都在五公里以上,河階面都是紅土礫石組成,地形十分平坦,由於地塊傾動的關係,大致略向西側北側傾斜,因此台地面上的河流,大多位於台地西側向北流,重要的河流為食水嵙溪及其支流鳥銃頭溪。 至於較低的月湖、南眉、土牛、下水底及對岸的東勢,則為地勢較低的低位台地,台地面上的土壤並無紅色土壤而為黑色土壤,堆積層也很薄,台地崖上所露出的基盤岩層為岩石,當屬低位河階面。上述這些台地面除聚落外,目前大多作為果園耕作,其次則為蔬菜園地,不過水底寮台地面北側大部份利用為飛機場,在地貌及景觀上較為特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