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北加壓站輸油設備

高北加壓站輸油設備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高北加壓站輸油設備

位於清水區高北里,臨高美海域及大甲溪出海口的高北加壓站與大楊油庫與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大楊油庫興建於1966年,總數為7座,佔地約16公頃,興建目的在提供美軍越戰期間戰鬥機及B52轟炸機的用油。當時油料由美軍提供,美軍油輪停泊於高美海域,透過埋設在大甲溪出海口南邊以土堤固定的油管,先將油料輸送到高北里的加壓站,再順著埋設在大甲溪床的油管,一路往東溯溪而上,將油料送往頂湳里的客庄,並在客庄的坑口公廟拐彎上山,直接送達位於海風里與楊厝里交界處的油庫中。 圖中所見為高北加壓站中的輸油設備。「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在2000年3月發起的大楊油庫的保存運動中一直致力推動油庫點、線、面的整體保存,也就是不只是要保存油庫本體,更重要的是要連同其週邊設施--油管、加壓站、崗哨、機槍堡等都加以保留,可惜的是加壓站內的器械設備卻在官方來不及重視前便被消失。 2016年台中市觀光局整修高北里加壓站成為「台中市清水區高北加壓站觀光園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高北加壓站
撰寫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貢獻者
提供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紹斌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蔡紹斌
創作者
蔡紹斌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08/18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時間分期
省轄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