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勢鎮志-目錄志、封域志、開闢志、沿革志

回顧東勢鎮,始於原住民泰雅魯族聚居之地,乾隆十二年時,先民從大陸移臺,落腳石岡庄,其後漸越過大甲溪東移至今東勢,大甲溪右岸拓墾始開始,由於先民係廣東客家族系居多,本性勤儉、勇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雖與原住民衝突迭起,本性和睦,克服困難,終成小街市-匠寮街。光緒十三年設置東勢角撫墾局,遂後臺灣割讓給日本,行政區域歷經更易,至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廢除日本設立之制度,改名東勢鎮迄今。緬懷先人艱難辛苦締造之功,滄桑經歷,儘多語焉不詳,雖地靈人傑,人才輩出,近二百年先民社會生活記載。散存雜陳,綜合成志,尚付闕如,不得以窺全貌,有識之士莫不引以為憾,翹首期待。 

本志經成立「東勢鎮志編輯委員會」,並敦聘臺中縣志特約編纂之文獻專家陳炎正先生總其成,歷經長時間周諮博採,復蒙鎮內各機關學校鼎力支持,共襄盛舉,完成東勢鎮編志之盛事。 本篇收錄目錄、〈封域志〉、〈開闢志〉、〈沿革志〉。〈封域志〉概述東勢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開闢志〉記述本地原為平埔族樸仔離五社內大馬僯之分布區,相傳雍正期間已有粵籍移民入墾,如東勢角地區於乾隆時期有曾安榮、何福興、巫良基等人正式申請開墾,校栗埔地區乾隆時期有漢人越界於此私設渡船,至乾隆53年設屯時已有相當開拓……。

〈沿革志〉記述本地設治經過、行政區劃、地名沿革等,東勢舊名「東勢角」,早期為平埔族與泰雅族出沒之區,於漢人未入墾前尚無行政區劃,其地名之形成與當地開發與地理環境關係甚為密切,有時亦與血緣、地緣有關,本篇亦記錄臺灣青期屯番制度。

基本資訊

  • 副標題
    東勢區志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東勢區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東勢區公所
  • 創作者
    陳炎正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01/09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東勢區公所
  • 時間分期
    大肚王國與外來政權/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