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本鎮志之宗旨,在於保存地方史料,彰顯先賢遺德,並進而增進鎮民對於鄉土之認識與關懷,藉鑑古而知今。計自民國八十一年九月起蒐集資料,以迄八十二年十二月完稿,編纂耗時長達一年四月有餘始完稿。 本志綱目,內有一記-大事紀,十四篇-地理篇、開拓篇、沿革篇、政事篇、住民篇、衛生篇、經濟篇、交通篇、教育篇、宗教篇、民俗篇、勝蹟篇、人物篇、藝文篇等。本篇收錄目錄及〈大事紀〉。
本志時間斷限,上起原始,下迄民國81年。盡力蒐羅各類文獻資料,並輔以田野調查訪問,務期詳盡。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清版圖,全臺設一府三縣,本鎮歸屬諸羅縣管轄。西元1694年根據高拱乾《臺灣府志》記載,沙轆社與牛罵社分化發展,沙轆社近山,牛罵社靠海。西元1697年郁永河著《裨海紀遊》,書中紀載沙轆社所處的生態環境與活動情形。


